2025年数字标准化与合规管理微专业招生简章
一、微专业介绍
数字标准化与合规管理专业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需求,以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三大模块化课程框架,从基础→行业→实战,融合“标准沙盘”模拟教学法,形成理论与实践嵌套的教学结构。同时本专业依托粤港澳标准专家智库,整合政企行校资源,利用公司的标准化虚拟仿真实验室,旨在为同学们构建一套产学研协同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网络,形成“教学-实践-科研”的良性循环。
二、培养目标
数字标准化与合规管理专业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需求,以“标准化赋能产业升级”为核心,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旨在培养既懂标准制定实施、又熟悉合规管理规则的“标准+技术+行业”复合型应用人才,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填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标准缺失与合规风险管控的实践型人才缺口。
三、培养要求
员工需完成11学分的6门课程学习,涵盖标准化导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治理、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实战、新兴技术领域团体标准实践、服务业标准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等领域。同时,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
招生对象:面向全校员工开放,特别是经管类和工程类专业本科在校生,员工有意愿未来从事标准化管理、合规咨询、数字化运营等职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拓展职业方向。
报名条件:要求员工修过计算机基础或经济数学、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且成绩至少达到及格水平。
五、学制
本微专业学习期限为1.5年,分三个学期授课。
六、授课方式
本微专业采用“三维贯通、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理念:纵向贯通:构建“基础理论→行业应用→实战创新”能力进阶链条。横向融合:实现“标准化+信息技术+产业需求”跨学科交叉。立体化培养:通过“虚拟仿真+企业实景+竞赛认证”三维训练体系。
授课过程主要在校内完成。
七、学分认定与证书授予
完成本微专业所有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的员工,将被授予微专业学习证明和结业证书。微专业对接香港注册见习级标准化工程师认证,达标者颁发相关证书。
八、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9月15日。
报名方式:员工需填写《公司员工修读微专业申请表》,打印一份纸质版,先交所在公司签署审核意见,再将申请表提交至经济管理公司教务员办公室4栋208。
九、招生咨询
联系人:魏嫚
联系电话:13929895873(微信号同步)
联系人:陈晓黎
联系电话:13822635627(微信号同步)
联系人:张倩
联系电话:15824880949(微信号同步)
联系人:李文全
联系电话:13633833950(微信号同步)
联系人:叶雅婷
联系电话:17857688136(微信号同步)
十、微专业课程费用
根据《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微专业管理办法》,本次微专业课程不收取费用。
十一、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本微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标准化与合规管理微专业的课程和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开课时间 |
总学时 | 理论 | 实验实训 |
标准化导论 | 2 | 32 | 24 | 8 | 考查 | 第3学期 |
粤港澳大湾区标准治理 | 2 | 32 | 24 | 8 | 考查 | 第3学期 |
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实战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第3学期 |
新兴技术领域团体标准实践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第4学期 |
服务业标准化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第4学期 |
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工程实训 | 1 | 16 | 0 | 16 | 考查 | 第5学期 |
合计 | 11 | 176 | 96 | 80 | - | - |
十二、微专业课程简介
《标准化导论》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员工掌握标准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了解新兴技术领域关键标准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系统讲解标准化的核心原理、通用方法以及国内外标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重点聚焦新兴技术领域,深入解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应用与发展趋势。员工将通过理论学习、标准解读及案例研讨,掌握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理,熟悉新兴技术领域的核心标准框架,并了解国内外相关的法律与技术法规要求。课程强调基础性、前沿性与国际视野,适合未来从事质量管理、产品认证、标准制定及相关政策研究的员工选修,助力其成为具备标准化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标准治理》课程将标准化原理放入粤港澳大湾区中,从标准化的角度对政策进行解读,使员工能更好地理解标准化、更深入地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实现“同一个湾区 同一个标准”。通过分析CEPA框架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等角度的跨境标准化方案,培养员工突破制度差异、构建湾区共同技术语言的能力。特别从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视角,深度了解粤港澳新型智慧城市群建设思路及三地数字化协同共治路径。
《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实战》课程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数字质量体系,课程涵盖SPC实时预警、质量数据中台建设等10+工具模块。通过特斯拉供应商质量协同平台、美的MBS系统等实战案例,员工将掌握QFD与机器学习融合的新型质量工程方法。员工能够把握质量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掌握抽样检验、质量管理基本工具及方法在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实践应用,能通过质量控制方法分析生产过程的异常情况、对产品、服务质量管理进行分析与评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质量问题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进而塑造质量意识、培育工匠精神。
《新兴技术领域团体标准实践》课程针对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标准空白,课程深度解析团体标准“快准活”的独特优势。全面系统地讲授团体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使员工能够准确地理解团体标准的基本原理、作用,以及在我国标准化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深圳无人机团体标准等真实项目复盘,员工将亲历从技术路线选择、利益相关方协商到标准快速迭代的全流程。特别设置标准编写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制修订团体标准的能力,培养具有产业生态视野的标准化人才。
《服务业标准化》课程聚焦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系统解析ISO/IEC国际标准与行业地方标准衔接机制。主要介绍服务标准化的基本理论体系,服务标准编写方法,服务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服务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际国外开展服务标准化的经验和启示,以及典型服务行业开展服务标准化的经验做法等。通过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典型场景案例拆解,员工将掌握服务流程的可视化、服务标准统计表及明细表的制作、服务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三大核心技能。课程融入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趋势,课程章节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实训环境,切身掌握服务标准化的相关重要内容。
附件1:
广东理工公司员工修读微专业申请表
姓名 |
| 学号 |
| 电话 |
|
班级 |
| 微专业 |
|
申请理由 |
本人已认真阅读了《广东理工公司微专业管理办法》和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此申请修读微专业,请予考核、审批。
员工签名: 年 月 日 |
员工所在公司审核意见 |
分管教学副经理签名: 年 月 日 |
微专业公司 审核意见 |
分管教学副经理签名: 年 月 日 |
此表一式一份,留微专业开设公司存档。修读微专业员工名单汇总表报教务处备案。